汉中非遗项目,你知道几个?

来源:汉中日报 作者:佚名 人气: 发布时间:2019-06-19
摘要:汉中非遗项目有汉调桄桄、陕南民歌、洋县皮影、端公戏、龙亭蔡伦造纸传说故事、略阳罐罐茶制作技艺、勉县板凳龙、汉中藤编技艺、宁强羌族刺绣、协税社火
        一、汉调桄桄 
  俗称“桄桄子”“桄桄戏”,因唱腔、念白吐字归韵,以汉中方言、音调为基础,又因用梆子击节发出“桄、桄”之声,故此得名。 
  汉调桄桄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,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汉中、安康一带,曾流传至川北、陇东、鄂北等地。汉调桄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,在当地有着“吃面要吃梆梆子,看戏要看桄桄子”的民谚。 
  二、陕南民歌 
  秦岭以南的秦巴山区的传统民俗文化,完美体现了陕西省的传统民俗风情,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。地域上大致包括汉中、安康和商洛三市以及关中辖区秦岭里的几个县区,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。这里自古有传唱民歌、山歌之风俗,民歌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或一人独唱,或两人对唱。歌曲情趣诙谐,幽默含蓄,曲调委婉舒展,有高腔、平腔之分,感情柔和细腻,多有川楚之风。 
  三、洋县皮影 
  洋县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。皮影传入洋县,形成独一无二的“洋县碗碗腔”,已有300多年历史。该地方剧种因角色、布景皆用上等牛皮刻制,故称“皮影”,主要在夜间用油灯、汽灯、电灯光反照特制透明细纱幕形成影像而观赏,老百姓俗称“灯影”,用小铜碗作为主要击节乐器伴奏。洋县皮影吸取了外地弦板、灯碗腔朴实柔和之长,完善自身曲调,其唱、白、吐字均以洋县方言为基础。 
  四、端公戏 
  汉中端公戏流传于陕西汉中地区,是一种源于古代祀神仪式的传统小戏,其音乐、表演等方面富有特色。陕南汉中端公戏完全保留了远古人的时尚,是较为原始的傩文化的形式。 
  五、龙亭蔡伦造纸传说故事 
  龙亭蔡伦造纸传说故事是陕西省洋县的传统民间文学。洋县龙亭蔡伦造纸术为中国古代科学家蔡伦所发明,它是以构树皮为原料,以挫捣抄焙为基本工序的植物纤维纸制作方法。 
  六、略阳罐罐茶制作技艺 
  陕西略阳县位于秦岭西段南坡,嘉陵江上游,西北与甘肃康县、成县、徽县、两当毗邻。略阳“古为白马氏之东境“,白马氏族即古羌族。传说,罐罐茶乃古羌族的遗风。 
  略阳罐罐茶的分布地域性极强,一方水土,一方习俗。有民间歌谣道:“东南路里水泡茶,城西两路(大、小西路)面罐茶,北路河里油炒茶,熬茶的罐罐鸡蛋大。”“面罐茶”和“油炒茶”是略阳罐罐茶中极有代表性的两种饮茶风俗。 
  七、勉县板凳龙 
  勉县板凳龙,其表演形式大多是用一条农家常用板凳饰以彩龙,由条形长凳扎制而成。一人手持凳头,一人手持凳尾,在锣鼓声中按节奏起舞。 
  板凳龙源于土家族的祖先巴人,最初用于军事作战,最终演变成求神祈雨的舞龙形式。 
  八、汉中藤编技艺 
  汉中是闻名遐尔的“藤编之乡”,此地盛产藤条,其质地坚韧、色泽光润,手感平滑,弹性极佳,是一种上好的天然编织材料。汉中人编制的藤椅、藤箱等日常用具工艺精巧,品种多样,置于寒室不觉其奢,布于华堂不觉其陋,古往今来销路旺畅。 
  九、宁强羌族刺绣 
  宁强羌族刺绣是一种流传于宁强羌族的刺绣工艺,宁强羌族刺绣除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以外,很重要的一点是观赏性和实用性。不仅色彩绚丽夺目、对比强烈,而且朴素大方、牢固耐用。绣品主要有挂饰系列、厨房系列、日常生活系列,另有茶杯垫、靠枕等。已成为宁强文化的名片之一,是宁强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完成的民间工艺品,是羌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。 
  十、协税社火 
  协税社火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活动,以雄、奇、险、趣、美、斗等特点惊美于世。社火凝聚劳动人民深层次文化基因,体现民族特征,是充分表现劳动人民优秀文化观念和审美思想的民间艺术瑰宝。其扮妆优美逼真、摆架惊险刺激、精神内涵积极向上、表演内容情趣盎然、孔武雄壮,在普通“地社火”“背芯子”(背社火)的基础上增加了“T”“L”Y”形等造型巧妙的芯子架,做成“悬台社火”。
责任编辑:丽丽
首页 | 新闻 | 文化 | 生活 | 图片 | 视频